碎片化學習有沒有效?掌握專注力的一個重要關鍵

碎片化學習到底有沒有效?掌握專注力的一個重要關鍵

碎片化學習有沒有效?掌握專注力的一個重要關鍵

隨著科技越來越進步,人們隨時隨地學習的機會變得更多更容易。以往我們搭車只能被動的聽司機播放廣播節目,但現在因為網路普及,我們可以透過手機軟體、學習平台來看影片、看電子書、聽podcast等等,可以說連不喜歡看書的人都會愛上接觸新的資訊,只要內容有趣和吸引人。因此,一邊通勤一邊吸收新知的碎片化學習模式就誕生啦!

不得不說,我認為現代人其實還算很努力管理時間,會把握零碎的時間碎片化學習。只是,碎片化學習為何有時候有效有時候無效?是不是我們太高估自己的多工作業/多視窗作業的能力呢?

難道碎片化學習是個假議題?

我還蠻喜歡柚子甜在《專注,是一種資產》提到一個觀點,那就是「主程式/背景程式法」。例如,邊搭車邊閱讀是可行的,但邊聊天邊閱讀是不可行的。

因為講話和閱讀都要用到思考資源,頭腦會產生「系統衝突」。消耗「思考資源」的那個,就是「主程式」。最明顯的區分方式就是「有沒有搶奪相同的感官?」

我們可以一邊開車一邊聽廣播節目,是因為廣播節目幾乎是被讓我們當成娛樂、聲音陪伴等背景音樂的作用,所以開車才得以安全進行。而如果我們要和朋友聊天,又要回臉書信息,我們還是先請朋友等等我們把訊息回完才陪他們聊天。所以,要擺脫分心的泥沼,可以先確認,相同的感官有沒有在打架?

我在「如果可以簡單誰想要複雜…」也寫過,在社會心理學中,也有兩種思考方式,即自動式思考和控制式思考。

1.自動式思考:低費力思考

自動式思考又叫低費力思考,快速又自動化,是下意識、非刻意、不假思索的思考形式,例如我們看到一個人會馬上形成第一印象、看到兒童過馬路需要踩剎車、到快餐店要自助點餐。這是因為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要這樣做,這個就是基模(schemas),一種心理架構,幫助我們組織和理解社會世界,銜接過去和新的經驗。

2.控制式思考:高費力思考

而控制式思考又叫高費力思考,是有意識的、刻意、主動的思考形式。在解決問題、規劃未來的時候,我們就會需要控制式思考,例如選擇念哪一所大學、要不要和男女朋友走向下一步等等。人們一次只能對一件事情進行高費力思考,比如無法一邊做數學題,一邊思考要吃什麼。


有關品質的問題

為何柚子甜說專注是一種資產?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的注意力被商人收割變現,例如,要看免費的內容、免費的影片、使用免費的平台,就要忍受突然彈出來的廣告,再視點擊率、曝光率而變成錢。因此,說專注力在未來變成是一種稀缺的資源也能夠理解。(有些彈出來的廣告根本找不到XX、被迫要看完連續兩個影片…)

柚子甜《專注,是一種資產》的封面寫著:放下多工,讓你找回質感生活,擁有更多。她在書中寫到,專注吃飯、專注走路,如何讓她一開始覺得很無聊又掙扎、洩氣,但最後卻驚喜的減了肥,精神品質又變好。

在這個時代,所有事情都變得更快了、想要知道的訊息變得隨手可得。我們學會多工作業,一次開很多視窗,我們比以前人要兼顧更多事情。但問題是,我們做出來的東西,品質到底好不好?還是是為了速度而交差?目前可以確定且不可逆的是,5G、6G的誕生,更會加快這一切。(延伸閱閱讀:iPhone誕生那一年發生什麼事?《謝謝你遲到了》讀後感

如果你也疲於在視窗之間切換,不妨來練習專注力吧!我「盡可能」訓練專注的時刻,應該就是運動了。雖然常常還是要從飄走的思緒拉回來,但我盡量跟著youtuber做就好,啥都不用思考。運動能夠訓練專注力,我想運動員應該很了解。

我最喜歡的電影《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Peaceful Warrior)對專注力和內心掙扎有很好的詮釋。男主角丹·米爾曼是一個血氣方剛體操運動員,明明是人生勝利組,卻常常失眠。

於是他在加油站遇見一個老人,老人對他說,「我的訓練會改變你的一生」。

訓練的第一課,就是要丹把腦袋的垃圾扔掉。後來,丹的表現真的讓教練和同儕刮目相看,但不幸的是,丹因為車禍意外打算放棄運動生涯,你猜猜丹最後怎麼樣?

《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一開始是一部半自傳體小說,現實中的丹是一個世界級運動員和教練,也是一個激勵人心的作家。至於當時深夜加油站到底有沒有蘇格拉底,大家可自行發揮想像力了。

現在,就來練習專注在主程式,把背景程式關掉吧,否則耗電又耗能量哦!

今天就寫到這裡啦,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用,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哦!有任何建議和想法,可以留言或寫信給我哦!


資料來源:《專注,是一種資產:七件事練習法,打造富足的精神資本》,柚子甜著。

圖片來源:IMDb

延伸閱讀:

維持專注力越來越難 一心多用就是降低生產力

為什麼25分鐘的番茄工作法對你沒用?搞懂時間管理背後的三個意義

FB朋友都去哪兒了?從Instagram看「我是誰?」

猜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