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朋友都去哪兒了?從Instagram看「我是誰?」

今天搭捷運時,從玻璃望見自己滑手機的樣子就像一隻缩頭烏龜,我馬上抬起頭,發現大家都在用力捏著手機。好吧,大家都科技冷漠,或許只是不想跟陌生人對到眼的尷尬而已……

美國專欄作家湯馬斯•佛里曼(Thomas L.Friedman)說,2007年賈伯斯推出iPhone的那一刻,就是科技史與世界史的一大關鍵轉折點。這十年間,因為摩爾定律,科技發展呈現指數型成長。可以確定的是,十年前,我們的社會並沒有低頭族。(延伸閱讀:iPhone誕生的那一年發生什麼事?閱讀佛里曼《謝謝你遲到了》

FB朋友都去哪兒了?

最近你有沒有覺得,FB的朋友都去哪兒了?大家都不發動態了嗎?有人說長輩好不容易學會用FB,年輕人卻不見了。想一想,FB都被我用來優先查看各家新聞媒體和follow一些人物,媒體推播還沒看完,也來不及滑到朋友的動態。若你是從FB點進來看這篇文章的,我心存感激。♥

我們用IG來展現我是誰

朋友說FB放照片都沒人like,乾脆都放Instagram就好。(有人說要念IG,念instagram會落伍XD)

根據蘋果日報報導,Instagram推出「限時動態(Instagram Stories)」,雖被批「山寨」Snapchat的創意,但到去年4月光是「限時動態」每日使用者就超過2億人,比Snapchat每日活躍用戶總數(1.61億人)還多。

Instagram可說是照片發布的最佳平台,用戶只要使用標籤( hashtag)就能讓志趣相投的人互相追踪。無論是OOTD –Outfit of the Day(當日穿搭)、美食、風景、健身,許多人投入發布照片的快感中,也促成網紅、網美、美食家或各式達人的熱潮。

你知道嗎,聽說許多歐美人士喜歡曬自己的古銅色肌膚,其實想要表達「有錢、有閒」去旅行,而不是呆在辦公室。

消費背後 其實是一種「想要」的感覺

後現代大師法國學者布希亞認為,一切消費都只是象徵符號的消費。簡單來說,消費這個過程只在於:購買者,透過展示自己所買的物品,創造並保持一種認同感。(想想自己喜歡買名牌嗎?)

布希亞認為消費是一種主動的過程,人透過自己所消費的東西,來創造出他們是誰的意義。消費牽涉到符號與象徵的消費,並不是簡單的物質物件消費,因此盼望消費比消費本身更加令人欣喜。

消費不該被概念化成一種物質過程,而是一種理念上的實踐,消費是理念,而不是物體。且消費建立在匱乏之上:永遠欲求自己所不擁有的東西。因此,現代/後現代消費者將永遠不會滿足。越消費,就越想要消費。

布希亞的意思是,我們不是單純喜歡消費,其實我們喜歡的是那種「想要」的感覺,慾望真是一個無底洞啊~

以往我們透過結構主義來解釋人們的消費行為,也就是階級、社經地位決定消費能力。但後結構主義主張消費是象徵和認同的表現,我想Instagram拍照打卡應該是種後現代消費。

拍照打卡 展現生活風格

在咖啡廳看書拍照打卡,不再是為了解決喝咖啡的生理需求,而是尋求一種「我是文青」的認同感。這樣的消費已經涉及符號和象徵,透過IG再次表現出來,又更加推動人們盼望下一次消費經驗。

就像我們去旅行只為了「拍照打卡」,很容易失去了當下享受旅行的時刻。有時候還壞了旅行的興致,我們只不過想要一個贊、一個紅心嗎?還是我們想要更多?那又是什麼呢?

朋友從中國交換回來說,他們常用「抖音」、「一直播」等平台,就如我們的FB,對他們來說已經融入日常,應該就是他們沒事都拍,有點像IG。背後其實是一種表演慾望的展現,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當明星,當明星也不容易,但總可以拍些美美的照片和直播吧?

但我相信,還是很多IG用戶因此而拍照技術提升了、審美感也變強了,看著自己也開心,何樂而不為?我也了解,修照片和寫文其實是一個煎熬的過程。XD

回到布希亞的觀點,這些表現都是主動的消費過程,是一種理念上的實踐。透過IG,我們就可以看到消費不單是物質過程,而是一種具有符號和象徵的行為。

線上人生不可逆了,不小心成了不得已的科技重度使用者,我只求還有些面對面的有品質對話,不要再讓我低頭滑手機去……(延伸閱讀:維持專注力越來越難 如何在數位時代活得自在?

今天就先分享到這裡,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有用,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也可以留言或者寫信告訴我你的想法哦!

*布希亞理論參考《消費 Consumption》,作者Robert Bocock 著,譯者張君玫、黃鵬仁,巨流圖書

猜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