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

為什麼我們成也獎勵敗也獎勵?原來你的慣性行為在騙你

獎勵是一種複雜的矛盾體。

有一個喜歡踢球的小男孩常常到一間房子前面踢球,不巧裡面住著的老人很討厭吵鬧,很想趕走小男孩。於是這位熟諳心理學的老人家想出了一個辦法–付錢請男孩來門口踢球。

第一天,老人給小男孩5塊錢美金,小男孩踢得很開心。

第二天,老人再給小男孩5塊錢美金,小男孩繼續很開心。

第三天,老人對小男孩說,「今天只能給你3塊錢。」小男孩還是繼續踢球。

第四、第五天……

老人對小男孩說,「今天沒辦法給你錢了,但你還是可以來這裡踢球。」

之後,就再也看不見小男孩了,老人家也達成他的「陰謀」。

為什麼小男孩不來了?明明不是很喜歡踢球嗎?

很多時候,當我們喜歡、有興趣的事和獎勵綁在一起—「你考到第一名就買這個給你」,反而讓人失去動力。原本小男孩是發自內心喜歡踢球的,但一旦為了獎勵而踢球,就變成「為了別人踢球」,而不是為自己踢球。

好比如你原本很喜歡一堂課,幾乎沒有缺席過,最後你發現,只到課三次的同學成績只比你少兩分,內心就產生各種怨念。然後開始覺得,算了,其實也不需要那麼投入,反正沒有人care。

一旦自願和主動的事物參雜了其他的東西,就讓人失去了初衷。

其實適當的獎勵別人和獎勵自己,短期來看是可以激勵人心,讓人更有動力的。只是人性啊,各種糾結複雜。

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

物質的獎勵 vs. 大腦的獎勵

物質的獎勵,我覺得是不打緊。我們的腦中的獎勵才可怕,要不是讓人感覺大好,就是煎熬。

我們的大腦也有獎勵迴路,我們喜歡打電動、滑手機、做極限運動等等,腦中接收到反饋可以立刻讓人產生快樂的多巴胺。

這是邊緣系統的「快樂中樞」在發揮作用,我們大腦受到刺激(如一些成癮的藥物、煙),快樂中樞就會產生愉悅的感覺。

短暫的娛樂、休息可以幫助提高做事效率和行動力。然而,過度的獎勵也會有副作用,使人成癮。

我們究竟想要什麼獎勵?

你是否常常一到下午就想吃甜的、習慣咬手指、不點開手機感覺怪怪的?

不妨來了解「習慣迴路」。

《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The Power of Habit)書中提到的「習慣迴路」,是由慣性行為–提示–獎勵形成的循環。例如,一旦做了吃甜食、緊張就咬手指的「慣性行為」,就稍稍讓人感到舒緩。

那要如何改變習慣,尤其是惡習?

作者查爾斯.杜希格(Charles Duhigg)每次一到下午3-4點就想吃餅乾,吃完餅乾後跟同事小聊天一會兒。他以自己為例,究竟如何改掉吃cookies會變胖的壞習慣呢?

他透過觀察自己的慣性行為找出真正的獎勵:

  1. 認出慣性行為:下午3-4點就想吃餅乾
  2. 提示:時間(下午3-4點)
  3. 做實驗找出獎勵:更換慣性行為,把吃餅乾換成去咖啡館、跑步、什麼都不做

**其他的提示可以是地點、情緒狀態、其他人、緊接在後的行為

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

最後,作者發現自己渴望的獎勵–其實是想要社交。

當時讀完作者的方法,作為一個一到下午又想再喝咖啡的小員工,很想稍微戒掉咖啡因的我也曾經偷偷觀察自己渴望的獎勵是什麼。比如,不喝咖啡換成喝白開水、找機會靈活一下肢體。後來經過一個差點暴怒的事件後,我發現其實我想要的獎勵是–小小休息一會兒。所以,有時候我們還真的會被自己的慣性行為蒙蔽了,我們要的是慣性行為後面的那個獎勵。

如同很多年前寫的這一篇–買水果也有正義?裡面談到的

大家常說我們生活在一個唯物化的時代,說我們全是貪婪一族。我不認為我們是特別唯物的世代。而我想,是我們所存在的這個社會,它把一些情感的獎勵掛鉤在物質的取得上。我們要的不是物質財富,其實我們要的是那份掛在上面的獎勵。

–艾倫·狄波頓

不管是物質的獎勵還是腦中的獎勵,確實能夠在短期發揮效果(尤其是情緒變好),產生讓人前進的動力。

對比延遲滿足,我們都喜歡及時行樂和追求立刻反饋(instant gratification)。這樣到底好不好?會不會抵不住短期近利的誘惑而無法成大事?幸虧我們還能看到「超長期主義」的例子,例如電商亞馬遜(Amazon)的貝佐斯就超前部署了電子書和雲服務、看似保守又願意等待危機入市的巴菲特等等。

如果我們一直只顧眼前的獎勵,又要怎麼長長久久?你覺得呢?

 人生就像滾雪球,你只要找到濕的雪,和很長的坡道,雪球就會越滾越大。

巴菲特

今天就寫到這裡啦,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用,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哦!有任何建議和想法,可以留言或寫信給我哦!

延伸閱讀》

人生很迷茫找不到方向?先用一個公式找出你的內在動機

時間是不能管理的?克服拖延症的心法和方法

為什麼做事情總是三分鐘熱度?試試打造好習慣的冰山模型

猜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