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步驟 練習清除腦中的雜亂思緒

三個方法 練習清除腦中的雜亂思緒

最近跟不同行業的朋友見面,我都蠻好奇他們是否還在work from home(WFH,遠距辦公)。雖然近幾個月台灣疫情減緩,但有些公司因為配合國外客戶等政策還是需要輪流WFH。國外科技公司如Twitter就在今年五月宣佈 「員工永遠不用進辦公室!」。 如果是你,你會開心還是冒冷汗呢?

不用進辦公室,最大的考驗就是要自己管好自己,以及線上(online)和線下(offline)的拿捏,搞不好因為在家辦事工作時間變得更長了!最明顯的跡象就是,因工作需求大家上網的時間變多,依賴也更深,仿佛就像梭羅的名言,Men Have Become the Tools of Their Tools ,人們成為了自己工具的工具。

我們常常很難抗拒社群媒體的各種訊息通知帶來那種讓人上癮的短暫快樂,好像那一閃一閃的綠光就是自己的心臟脈搏在跳動。多年前就有研究指出人們上網(社群媒體)的時間越多,就越不快樂。在高度依賴科技和網路的時代,多少會對心理健康帶來不良影響,例如社群媒體引發的嫉妒、攀比心態、在工作上以為自己的多工作業等於有效率、凡事都要配手機等等。

很可惜,科技有時候讓我們覺得自己如滾輪上的倉鼠,忙了好多圈卻還在原地打轉,那我們可以怎麼做來舒緩焦慮的情緒?

三個步驟 練習清除腦中的雜亂思緒

1)重新思考事情的優先順序

審視自己目前的狀態,你最重要和最緊急的事情是什麼?用紙筆寫下它們分別需要什麼具體步驟來解決?

透過紙筆寫下也是釋放腦袋的空間壓力,就像我妹跟我說她在玩一款遊戲叫做overcooked(煮過頭/分手廚房?),玩家需要合作無間和依照步驟出餐,我妹貌似因為餐具沒地方放,被朋友取笑「放在地上就好,你是我見過最放不下的人!」

2)一次只做一件事情

一次專心只做一件事情應該是這個世代稀缺的能力了吧!如果想要提高效率,可以把網路數據關掉或者早上起來先不開網路,預留給自己專心的時段再來上網social吧!如果一次只做一件事情卻能提高品質,何不嘗試呢?或許也意外發現專心聊天而更加認識自己的好友。

在日常生活中,專心走路、專心吃飯、專心做家務都是可以練習的機會。雖然專心吃花椰菜的感覺不比專心吃薯片的感覺好…

3)享受安靜的片刻

就算我們人安靜的坐著,腦袋中還是有無數的訊息掠過,而有些恰巧被我們捕捉到了。有人說,人在獨處的時候,其實也最怕面對自己的內心,或者無法忍受無聊。疫情這段期間,內向和外向的人都要面對無聊和獨處的時刻。外向的人有機會和自己相處,內向的人或許也發現人都需要與人真實的連結。

給自己安靜的片刻,或許一開始會感覺空虛不自在,不過要做到安靜其實也不容易,就想很多人喜歡極簡並不是因為單純喜歡少少的東西,而是深思熟慮後去蕪存菁。用一個很好的詮釋來說,「酒店設計大師」的季裕棠(Tony Chi)有一個「安靜的設計風格」:

安靜不表示不豐富、沒有聲音,而是聲音和視覺的噪音都要控制,一旦整理乾淨,視覺的層次感提升,一樣能安靜但豐富,宛如「低吟的喧囂」。

如果事情繁多思緒雜亂,可以試試看練習以上的方法,同時也享受練習的過程吧!

太忙碌不知道下一步要做什麼?讓GTD方法幫你整理思緒提升效率

點此閱讀為什麼做事情總是三分鐘熱度?

今天就寫到這裡啦,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用,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有任何建議和想法,可以留言或寫信交換想法!^^

猜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