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自己不要什麼 vs. 知道自己要什麼 我們都有選擇困難症

知道自己不要什麼 vs. 知道自己要什麼 我們的選擇困難症

「我知道自己不要什麼,但不知道自己要什麼。」相信這句話是很多人的煩惱。究竟知道自己該追求什麼和不去追求什麼,哪一個比較好?或者是,哪一個比較能消除迷惘的感覺和容易「成功」?

「我不想唸這個科系」、「我不想要那種工作」、「我不想要跟那樣的人相處」……知道自己不要什麼,我們往往可以侃侃而談。

「那…理想?是什麼」有個長輩問。

我硬吐了幾個字回他,實在不想回答啊。

「哈哈,真的好理想化,有點太理想了」

我覺得他可能想說,有點太天真了,哈。


知道自己不要什麼 vs. 知道自己要什麼 我們都有選擇困難症

如果說人生是試卷上的選擇題,不知道要選什麼答案的時候,我們因為剔除那幾個荒謬的選擇而感到欣喜,對的幾率又增加了,心裡盤算著–這一題應該不會扣分。但這又沒有直接知道答案的感覺爽,因為知道正確答案需要更多明確性、自信、直覺,甚至是運氣。你時時都有把握嗎?

如果說人生是申論題,告訴孩子什麼樣是「壞孩子」–不要欺負同學、不要作弊、不要玩危險的遊戲,只要他避開這些「不要」,沒有離題太遠就可以獲得好孩子的分數,而不是告訴他好孩子要全科90分以上。因為要拿全科90分,他變成只有一個選擇,那樣會太痛苦。

經濟學上也常常提到選擇。我們每個人每天的時間、金錢和資源都是有限的,我們為了得到一件東西,就得放棄另一些東西。這些不得不放棄的東西就是我們做出選擇時要付出的「機會成本」。例如今天晚上你選擇打電動而不是運動、你選擇去餐廳打工而不是自修,運動和自修就是你要付出的機會成本(代價)。簡單來說,就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理解機會成本可以讓人做出更理性的決策。這樣比喻好了,在同樣的時間下,你選擇打電動和去餐廳打工,是因為你評估後認為打電動和打工的報酬率比較高。

來都來了,就等吧…

做出選擇後,最難的是何時該放棄。你沒有遇過在排隊的時候,自己排的隊伍總是特別的長?或者公車已經等了半小時,該不該去搭計程車?這些等待的時間已經沉沒,經濟學上將已經無法回收的投入稱為沉沒成本。當我們已經投入了相當的時間、金錢和精力,就難以做出「半途而廢」的選擇,這時候的堅持就顯得難熬,因為來都來了、做都做了,你甘心嗎?這時候選擇退下更需要勇氣。

很多選擇一定是好嗎?

有些人認為,很多選擇代表自由度多一些,應該很好吧?心理學有個著名的果醬實驗,在超市裡有兩個試吃攤位,一個攤位有24種果醬口味讓顧客試吃,另一攤則有6種果醬口味。研究人員發現,24種口味的攤位吸引了比較多的人駐足,但最後購買的人只有3%,而6種口味的攤位,最後結賬的人有30%!這跟我們在網購的情境是一樣的,往往只想買一個小東西,結果多花了兩個晚上來比較運費,可能最後都沒有下單。因此可以看出,選擇變多有時候是一種干擾,「消滅選擇」反而能讓決策過程更快和更清晰。

喜歡什麼 VS.不喜歡什麼

在求學和職場上,我們究竟該加強自己的不足,還是只要專注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就好?我認為還是要看當時的情況和自己的需求。如果現在一個高中生有經濟壓力,需要獎學金才能升學,你敢叫她只要專注在擅長的科目就好嗎?事實上她把學語文的時間花在數學上,她最後多了一個確定的30%獎學金,和一個可能的全額獎學金機會,這個例子就是求學時代的我。只是最後我也沒選,也不留戀,因為當時我對會計和財經沒有興趣,評估後覺得大學生涯加強我的長板是比較好的選擇。

所以,我認為知道自己要什麼和不要什麼、是否應該加強優勢還是劣勢,都要對應當下的情境和限制(遊戲規則)。我們很難建議別人做選擇,因為誰都不能保證哪一個選擇最後會成功。有多少風險和機會,也許需要更多智慧、經驗才能做出更好的判斷。我想,只要當下我選擇後盡了最大的努力就好了吧!

最後問問你,你現在處於魚與熊掌,還是放棄選擇,還是消滅選擇?

今天就寫到這裡啦,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用,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有任何建議和想法,可以留言或寫信交換想法!^^

P.S. 想起我8歲時因為數學考了99分而回家抱著媽媽大哭,會哭是因為當時老師回收考卷發現我有一題「橫式」忘了寫,所以給了我-1。不過我很快就學到如果拿100分代表著完美無敵,而那一分也許是告訴我待人待事都可以更「細心」。

點此閱讀人生很迷茫找不到方向?先用一個公式找出你的內在動機

沒有一技之長如何找到自我價值?三個轉換心態的心理技巧

猜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