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七店員到全聯先生的「歡迎光臨」 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古典制約

約翰·華生(John B. Watson)是行為主義心理學創始人,他的名言,給我一打孩子,我可以訓練成任何你想要的樣子。簡言之,行為主義就是刺激與反應的連結,比較是生物性的(你就知道為什麼巴甫洛夫都在訓練動物)。意思就是,這學派主張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遠遠勝過遺傳的影響。

巴甫洛夫的狗 流口水實驗

經典實驗–巴甫洛夫的狗,即是行為學習的「古典制約」。這沒有很難,就是上個世紀有一位俄國心理學家巴甫洛夫(Ivan Pavlov)拿他的狗來做實驗。

前面提到刺激反應,所以制約之前,狗看到食物就會自動化流口水。接著他就拿出音叉發出聲音,狗沒有反應,很正常。於是,他拿了音叉再端出食物,狗就流口水了。從此以後,狗聽到音叉就分泌唾液。這就是一種制約反應。

台灣便利超商的「歡迎廣臨~」

當你進到便利超商7-11的大門時,叮咚一聲,你會聽到店員跟你說歡迎光臨。照理說店員看到人才會喊歡迎光臨,但是店員很忙,所以他們聽到顧客上門的叮咚聲就會喊歡迎光臨。

我很佩服那些大夜班的店員,加上我真的覺得超商的店員都有一心多用的特質,結賬、泡咖啡、蒸便當、處理我們的貨到付款… …. 如果他們心情很差,但是秉著服務至上和整個城市都是我的咖啡館的精神,他們還是會很客氣的說「歡迎廣臨~」。

自我從宿舍搬出去以後,經常需要去全聯買菜。過了好一陣子,某天進去,發現店員開始「歡迎光臨」。(雖然語氣就像我打去中華電信儲值的語音通話一樣。)我心想,又來了。附上一個網路上很搞笑的影片,可以看看敬業樂業的服務生如何「你好,歡迎廣臨~」

我也被制約了… …

雖然我沒做過餐飲業,但是自己也有被「制約」的經驗。

如果沒有記錯,村上春樹《尋羊冒險記》裡頭有一段話,「1969年春天,我們就這樣過著二十歲。」我想起我2015的夏天,我在江蕙的十四場告別演唱會、A-lin的兩場演唱會、韋禮安的一場演唱會度過我的二十歲,想起來一點都不浪漫。

那是我在台灣的第一個夏天,暑假的每個禮拜二三和禮拜六日的下午三點五十分都要在小巨蛋外面集合。因為我是驗票人員,所以我就像巴甫洛夫的狗一樣,看到人就問「您好,票有帶來嗎?」、「你的是黃3區哦」、「B1在樓下」、「要買專輯在二樓」… … 可以想像每場一萬名聽眾進來小巨蛋,你要不斷點頭,就真的很像機器一樣完全不用思考。(沒啦,還是有奧客要幫督導注意一下)年輕人很有孝心,帶著父母和阿公阿嬤,有時候台語我聽不懂,就一直不好意思。(覺得不好意思很好用)

古典制約是經過學習而來的,當然也可以消除。後期約翰·華生也將巴甫洛夫的研究用在人身上,例如克服恐懼,也有醫院用在化療病人的飲食當中。

小時候有一次吃錯東西,嘔吐很嚴重,那時候巧克力出現了,那一陣子我不敢吃巧克力,看到就會覺得反胃。幸虧經過一段時間這個制約已經消除了。

今天就先分享到這裡,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有用,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也可以留言或者寫信告訴我你的想法哦!

猜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