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如何打垮一個人?顳顎關節障礙和自律神經失調的困擾

你是一個會排解壓力的人嗎?還是你抗壓力很強?

我在之前的文章寫到我為了降膽固醇而吃素減肥,同時因為動了顳顎關節手術而吃了兩個禮拜多的流質(喝水、喝麥片、吃粥)。(延伸閱讀:那一年我22歲,膽固醇過高,醫生叫我減肥…

但是,但是,幾年前我痛定思痛減肥,當時也瘦了8公斤,並不是因為那次家醫科的門診,而是因為我後來去了心臟科…

我在其他文章寫過,我為什麼會動顳顎關節手術。回想起來,其實自己的個性、生活的壓力也佔了很大一部分。當時我還以為動完手術就沒事了,結果一系列健康的問題迎面而來,我不得不真正的去面對它。

我大學時期的健康血淚史

  • 2016年11月 顳顎關節手術
  • 2017年初 膽固醇過高
  • 2017年4月 左胸口痛半年多,自律神經失調

22歲膽固醇過高 醫生說:你減重和吃素吧…

大三的體檢報告出現紅字,經過2次抽血,最後我就定期到家醫科光顧了。那時候膽固醇一度高到280,醫生說有些老人都沒有那麼高,但我又還不到吃藥的程度。

寒假後從馬來西亞回來,膽固醇依然不降。醫生告訴我,血管阻塞會在血液流通時產生四倍的阻力,和心血管疾病、腦中風息息相關。他勸我試試看一個禮拜吃兩天的素,跟奶油、脂肪有關的食物都要少吃,像餅乾、蛋糕都是用很便宜的油,吃多對身體不好。

當時,我就戒了咖啡的奶精和糖,改喝黑咖啡,也放棄了最愛的蛋塔、餅乾、蛋糕、酥餅。一個禮拜吃素兩天?聽起來好像很難,但那三個月我很嚴格的奉行吃素,也透過看書找資料,發現天然食物的好處!真的很不可思議,我在家人眼裡可是一個重口味的肉食動物啊!

吃素_180106_0011
有種在吃草的感覺,這個世界誘惑真多啊!什麼時候可以放肆?

左胸口痛了大半年…

當年的寒假,回馬來西亞過年的時候,我就告訴我媽,我的胸口會陣痛,起床的時候會卡卡的,走路都不時感受到。我不知道是怎麼回事,胸口就這樣痛了大半年。同年4月,我和高中校友會到南投清境農場玩,我就在麥當勞和好友提起這件事。輔仁醫學系的她剛好在念心臟,很不巧的,就在旅行的那兩天,我的胸口又怪怪了,手臂和肩膀開始不自覺麻痺,非常痛。好友說心臟和肩膀是有關聯的,勸我到醫院檢查。

一個人到心臟科

那次旅程結束後,我到醫院掛心臟內科。我第一個掛的醫生是馬英九的特約醫生,但是護理人員告訴我那個醫生不接受初診,所以我當場掛了另一個醫生。

記得二樓的走廊特別冷,看見來看病的老人都年過半百,頭髮花白,我當下就開始流眼淚了。當時,我真的很怕我英年早逝。當天下午,我先做了心電圖然後再進去給醫生診斷。我告訴醫生,我胸口悶痛了半年,上瑜伽課的時候覺得左邊卡卡的,有時候手指頭會有刺痛感。

講了一些症狀後,醫生問我是不是壓力太大,很少承認壓力大的我說—是。他說我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內臟器官十分敏感,很容易受到刺激就有反應。我聽完當場就崩潰大哭,醫生安慰我,

「自律神經失調不會讓你的世界都毀了,你還年輕。」

其實在心理學的課認識過自律神經失調。每個人都有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它們相互作用,協調身體的平衡。簡單來說,自律神經控制著我們器官的緊張和放鬆。但是,當你在該放鬆的時候還很亢奮,對身體的負擔很大。

後來我也另約時間做超音波,報告的結果就是心臟瓣膜脫垂和自律神經失調。當時我們學校規定大三的體育課有一個畢業門檻–三分鐘登階的心肺測試。像我這種平常走路和上樓梯都會喘的人,醫生說就算我去練習跑步也過不了測試,所以我就拿了診斷書申請免體試能測試。醫生要我開始運動和早睡,否則很容易會有頭痛和失眠的問題,這樣也可以降低膽固醇。

個性+壓力大,身體發出警訊

其實大學時期,應該是學校實習壓力太大,身體發出警訊了。有時候身體痛得我不知道第二天有沒有辦法應付完那些事,我甚至必須要把一天的行程列出來,然後想著,我真的做得到嗎?這種痛不是我心理作用,而是要壓垮我的肩頸刺痛、手掌麻痺。我在房間看著窗,想著,為什麼會搞成這樣?

我的焦慮,不是我故意的。當時就是常常沒辦法控制自己的呼吸,不時會憋氣。當我意識自己憋氣的時候,我告訴自己,吸氣、呼氣、慢慢來。我甚至不時不時會夢見自己和別人說,我呼吸困難。

可能是性格的關係,回想自己從小到大有個毛病,就是上學前會拉肚子,常常反复檢查書本有沒有帶齊。而且我不只檢查書包,我還會檢查書櫃有沒有遺漏的課本沒帶,幸虧這個習慣現在沒有了,不然我應該會瘋掉。除此之外,我還有個廁所婆的稱號,因為我一直會想要上廁所。

前面說到因為膽固醇開始吃素,當時我瘦到了醫生說的理想體重,大概55kg。照理來說,每公斤下降會減少膽固醇,所以再去複診的時候,我還挺有信心的。

沒想到醫生說,「為什麼又變高了?你有在運動嗎?瑜伽可以減輕失調,但是你還是要專專心心地跑步30分鐘以上,給它流汗,可以的話嘗試健身吧,不是去健身房打卡,是專心地運動。運動說不定對你是有用的。你先花個半年調整,如果覺得需要再回來複診看看吧!」

於是呢,我就努力展開了運動的旅程…

猜你也喜歡